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越 通讯员 李晓玲 周维维)5月6-7日,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东亚文化交涉学会(SCIEA)主办,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历史学院、日本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协办的第15届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大会以“东亚文化的互融与创新”为主题,来自中、日、韩、美、英等10余国的360余名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南开大学副校长李靖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辞,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通过本届大会加强南开大学与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及各兄弟高校的沟通交流,推动相关学科融合发展。
聚焦微观历史人物影响
(资料图片)
在本次学术盛宴中,学者们从中日等国曾为推动东亚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切入,探讨了其对近代东亚文化交流的作用与影响。
明代遗臣朱舜水,在“明清鼎革”前后曾有过十二次“拜官不就”却又不舍“明徵君”称号的经历。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韩东育在以《朱舜水“拜官不就”与“明徵君”称号》为题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朱舜水多次“拜官不久”经历与其至死不懈的“复明”职志及一向追求名实相符的为人标准看似产生了悖论,但究其根本,这缘于朱氏对晚明政治的无法苟同和满清文化的断难认同,同样也来自其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凶险。这一经历既给他带来了苦难,也给他带来过幸运。尽管朱氏对明清的双向排拒未必是为了迎合日方主张,但“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上述倾向的舆论放大,却使“明徵君”的称号从此不再单纯。
日本东正教神父小西增太郎(1862-1940)在旅俄期间翻译出版了多种中国儒道典籍,其在托尔斯泰帮助下完成的《道德经》译本不仅反映了译者对老子思想的理解,也凝结了托尔斯泰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分会理事长阎国栋在主旨演讲《日人小西增太郎与中日俄文化交流》中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某些俄国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东方文化的价值,试图从中国传统思想中为俄罗斯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寻求解困脱厄之道,翻译和出版中国儒道经典遂成时代需要。小西增太郎在此背景下翻译出版多种中国儒道典籍正是基于这一需要。小西增太郎以自己的翻译活动和跨文化探索为促进中国思想经典的俄传和接受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从世界文明史视野关照中国传统思想则赋予了小西增太郎的老子研究更大的说服力。
多视角探讨东亚文化发展交融
本次研讨会共设有75个分会场,涵盖语言、文学、翻译、历史、文化、哲学、戏剧、艺术等众多领域,多视角探讨了东亚文化的互通互鉴、互融创新,议题广泛,规模空前。
从语言与翻译角度出发,日本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放送大学大阪学习中心所长金水敏作了题为《角色语与翻译》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日语中存在着某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包括词语、语法、语调等)。人们一听到此类话语,马上就能联想到某种特定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外貌、性格等特点;相应的,当提到某种特定人物时,人们也能够马上联想起他/她可能会说的语言。这一表达方式就被称为“角色语”。金水敏以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中“骑士团长”这一角色的台词为例,通过日文原作与英文、中文译文的对比,提示了角色语在翻译过程中的方法与难点。
不朽名著《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在东亚文学传播中也极具影响力。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宋丹所著《日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整理与研究》正是其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日本觅得林语堂《红楼梦》英译稿后所得而来,这也解决了学术界的积年悬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雨珍表示,该书的最大特色在于揭橥了《红楼梦》跨时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之旅及其魅力。回顾日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文留存历史,从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红楼梦》到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用英文编译《红楼梦》,再到日本翻译家佐藤亮一用日文转译、出版林译《红楼梦》及至佐藤雅子夫人妥善保管林译《红楼梦》原稿,都反映出源远流长的东亚文化交流历程。
与会代表合影/主办方供图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SCIEA)成立于2009年,旨在促进世界各地东亚文化研究的联系与交流,动态把握东亚地区文化生成、接触、碰撞、变容和融合的各种现象,并通过综合人文学科的诸方法,多角度阐释文化交流现象,已在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或地区举办过14届年会,在东亚文化交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据悉,第16届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年度大会将由日本关西大学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